來自北京的獨立策展人方蕾,再次為香港的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畫廊策劃另一次國際水平的藝術展覽。集合九位中國的藝術家的「碎」當代藝術展,探討我們身邊那些零零碎碎的記憶、理念、恐懼,碎得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被忽略的碎片和片段。展示作品當中包括著名雕塑家劉建華的容器系列,此系列作品已被甄選展出於今年五月份的第十七屆悉尼雙年展﹔在藝術家名單上亦有北京女作家安妮寶貝,其文學作品屢次登上全國文藝暢銷榜,這次展覽會首次展出她的攝影作品。
策展人前言節錄﹕
“碎是自然,也是必然,粉碎卻不是必然,它是事件堆積以後的結果,碎因為過於碎,在我們的生活並沒有被引起注意,當碎以一個突然的爆發點出現的時候,它已經形成了一個重大的事件,時事、自然災害、人事都是以這種方式出現的,好像要把人的意志都粉碎了,因為過於瑣碎,所以消耗人的時間和精力,也分散人的時間和精力……碎不是個體,討論碎也不能從局部入手,它是一個角度,一個希望你進入的角度和路徑,一顆碎粒跌入你的眼簾的時候,你會感受到它的力量和障礙,和給你帶來的莫名的感受,你本能地會將它從眼簾裡推出,這個碎片是敵人,是入侵者,你不能容忍他在你眼眶裡存在。當它回到它的空間時,它其實只是一粒塵埃,我們身邊充滿了這樣的塵埃,它以各種方式和人親近,從我們的鼻腔進入,口腔進入,隱密的地方進入,我們因為害怕它而害怕環境,碎是一種滲透,無孔不入的滲透,當你恐懼時,你會覺得它已經吞噬你身體的全部……想到碎的時候,很容易想到有棱角的碎片,那些碎片其實就像涉世不深的人生,新鮮、閃爍,有點刺人,每個人都這麼碎片過,慢慢地我們都由這些碎渣變成了顆粒。成千上萬個渣渣彙在一起,互相擠壓,變成集體意志,而當顆粒被灑在城市的各個街道,集體有意識粉碎,你無力,也無法合唱和交響。終究還是一個顆粒,一個顆粒能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