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家吳笛笛在香港的首個個人展覽「精確的虛構」。是次展覽帶來吳笛笛11 幅油畫作品,包括「靜物 - 竹」、「青苔石」 、「沒有雜草」系列作品。吳笛笛是目前最具傳統人文精神的藝術家之一。她描繪大自然最純粹的賜予物,細膩地呈現萬物微小卻重要的精神性,隱約表達出自然生生不息、無始無終的生存之道。吳笛笛現居北京,2004年獲得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學位,隨後在中央戲劇學院任教至今。
吳笛笛的作品散發出樸素雅緻的文人氣息,蘊藏詩意的自然圖像呈現她純粹、簡單看待世界的觀點。「靜物 - 竹」系列中,看似完美的幾何圖形由竹子彎曲構成,展現竹子帶有的韌性和柔中帶剛的精神。懸空的圖像配置體現凝滯的空間感,從視覺角度上探索具象和抽象之間距離。畫面背景運用反覆上色的手法層疊出宋代汝窯素雅的釉色,宛如抽象地述說對虛無自我付出的精神。藝術家極致地勾勒出用視覺感受觸覺的畫面,牽引觀眾用游移的眼光觀賞真實世界中無法看盡的精髓。
中國自古以來的賞石文化是文人陶冶性情的雅趣,歷史上也記載了北宋書畫家米芾收藏石頭的研究精華,從石頭的柔然度、光澤、氣味和形狀來檢視賞石的樂趣。吳笛笛「青苔石」系列作品體現了石頭沉著穩重的象征性,青苔則代表萬物起源最根本的起始點,柔軟微小的青苔依附在石頭上蔓延生長,兩者之間醞釀著隱形共存的衝擊性。看似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苔蘚能含蓄、謙虛地綻放生命力在此「無機物」上, 其溫儒沉默的智慧是當今人類社會缺少的。
「沒有雜草」系列傳達的意思是「雜草」是被人為定義出來的,世界上沒有一種草叫「雜草」,再卑微的植物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名字,同時它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有著不可代替的魅力,是這個宇宙完美的「參與者」,都值得尊重和不可忽視。人們習慣用「有用」、「無用」,「用的大小」來衡量萬物,萬物本身是沒有差別的,只有我們用差別的眼光去看世界。吴笛笛:「我認為藝術就是去質疑現實世界中價值評判體系本身,哪怕可以讓我們的靈魂得以片刻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