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系”,參展藝術包括著名中國藝術家方力鈞﹑徐冰﹑譚平和洪浩。
是次參展之藝術家﹐藝術成長的經歷都是從版畫出發,分別採取木刻,銅版,石版,絲網等製作手段,在多年的版畫創作實踐中已獲得了非凡的成就,並用大量的作品豐富了版畫的內涵,同時他們也分別涉獵於觀念藝術、油畫、攝影、裝置、油版畫、新媒體等更廣泛的藝術領域,在使用其它媒介的過程中,版畫成為營養,和其它媒介互相滋養,相互影響,生髮出關於藝術更多的可能性,這也許就是版畫到今天還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在此次展覽中,我們特別要討論版畫創作中的一個問題,即原創性,這是來自於西方的版畫概念,在這個概念裡藝術家需要掌握畫、刻、印等一系列技法,進行獨立創作,在西方,這一類的作品通常被稱為“知識分子藝術”,是受到知識分子喜愛的藝術形式。
版畫是一個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個畫種。版畫甚至是最早具有國際性的藝術門類,廣義的版畫在中國有綿延近千年,甚至更早的的木刻印刷傳統,從有記錄最早的(公元868年)唐代木刻經卷首頁“說法圖”,到明清章回小說的木刻插圖、民間盛行的木刻年畫,及至魯迅先生所倡導的“新興版畫運動”以及後來的文革宣傳畫。版畫承擔了印刷、傳播的功能;比中國差不多晚近五百年的西方印刷術也在這一概念轄下。直到十八世紀,西方畫家開始直接繪稿、刻畫並且印製,才把“版畫”這個概念從印刷術中獨立出來,這一次把應用於圖像傳播的視覺形式定義為“創作版畫”,“版畫”成為一種繪畫的表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