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展覽挑選了這位國際享負盛名的錄像裝置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近作,展覽會於2012香港國際藝術展同時期開幕,亦將會是這位藝術家在香港的首次個人展覽。
著名多媒體及錄像藝術家Tony Oursler湯尼‧奧斯勒(美國﹐生於1957年)以結合獨特和創新的錄像、雕塑和表演而聞名。Oursler利用他的錄像和裝置藝術把自然和人造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作為1970年代首批錄像藝術家的其中一員,Oursler自當時起便開始於紐約實驗及發展錄像藝術。他最廣為人知、以人的面部錄像投影於球體及其他形狀上的作品令人著迷:它們似是活著的雕塑個體,喃喃細語、抽搐或是吶喊著,向著看作品的人投以驚訝的注視。
精神失調、大眾傳播媒介、人的心靈、青少年文化和無線溝通之間的關係,均是Oursler以鮮活的超現實想像力,既幽默又譏諷地喚起和探索的主題。在最新的微型錄像裝置作品中,他以一種新的形式,邀請觀眾近距離視察他創造的那些豐富而又複雜的微型世界,藝術家把表演和文字投影結合,透過精心剪輯和精密的結構,形成息息相關的循環。藝術家創造了一個微宇宙,當中的人物有互動但又似在討論什麼似的。這些作品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是科技伸延了人類的本性,或反之亦然?
西班牙CAAM現代美術館的藝術總監Omar-Pascual奧馬爾·帕斯誇爾,對Oursler的作品這樣說:“他是一個極之複雜的藝術家。他太多才多藝、太有可塑性、太明朗、太不受束縛、太實驗性、太嬉皮和太有趣,這些都非僅僅能用評論家的一言兩語來概括,這麼多年來,我都無法從一個簡單、被動的旁觀者角度來看Oursler的作品。我每一次接觸他的作品,都會重新發現和認識它們。這種驚喜和不確定的感覺總是自然產生,因為Oursler不會讓你捉拿到他的意圖,他不會讓你感到厭倦。”
展品中有Oursler的大型眼睛裝置藝術,延續他對孤立凝視之探索。他由90年代中期開始創作這系列作品,透過微鏡頭拍攝眼睛並加以不同處理。而在他的新系列中,Oursler突出了媒界及其運用手法的轉變,特別是在互聯網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