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 呂山川個人展覽

2016年5月26日 - 7月2日

中國藝術家呂山川在香港的首個個人展覽「景觀」,是次展覽展出藝術家《廣場》系列的最新作品。呂山川於199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居北京,自2005年從德國研習回國後,開始以新聞媒體圖片為素材來探索不同社會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從新聞得到的啟示,藝術家關注不同的政治、權力、社會關係之意識形態。新舊聞的圖片在畫布上層層堆疊描繪,形成一個近看無序複雜,遠觀卻帶有理性秩序的社會景觀畫面。

「景觀」(Spectacle)一詞,源於法國思想家居伊 ∙ 德博(Guy Debord, 1931-1994)的新社會理論批判著作《景觀社會》。在書中,德博所指的「景觀」並非具體的景觀,而是幻化出來的視覺表象,他認為「景觀」的存在是對於本真生活的遮蔽,使得大多數人被少數人的景觀性表演所操控。我們可以看到,所謂「景觀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便是「依賴視覺,重視圖像」,現代社會中虛幻的影像已取代了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互動,景觀成為了現實。

著名藝評家何桂彥曾提到:「在具體的創作中,呂山川並沒有直接去複製這些新聞圖像,更不是簡單地對其進行『再現』,相反對它們予以重新的『編碼』,而這個『編碼』的過程,不僅僅體現為主觀表現性的形式語言,更重要的是在視覺的陌生化處理中使此前的場景變為一種新的社會景觀。」在評論家的眼中「呂山川實質是將新聞圖片中的內容轉變成為了一種景觀,即一種具有社會學意義的風景。」

本次展覽的作品中,「廣場」作為一個重要主題,被認為是呂山川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化作品。這一系列作品有著悲慟的基調,延伸了藝術家對於公共空間和公共事件的認識,厚重的顏料凝結在畫布上(一幅油畫的重量甚至會達到幾十公斤),猶如一幅幅巨大的社會景觀真真切切地映入我們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