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夜: 鄧廣燊個人展覽 2022

2022年9月15日 - 10月29日

鄧廣燊個人展覽:《熾夜》
由林志恒策展

 

在界定藝術的各種主體性時,夜間的黑暗是一種具有歷史性的靈感之源,由藝術家鄧廣燊創作的展覽《熾夜》,將其精髓無縫般體現在畫布上。

 

「夜幕簇擁下,我朝著在樹林閃燈,尋找樹的反射。一株樹照亮並穿過黑暗。它讓我想起我的身份,和我的名字「燊」有關﹣熾盛蓬勃、鬱鬱蔥蔥、或者乾脆是木頭著火。」

 

令人值得注意的是,舉世聞名畫《夜遊者》(Nighthawks)早在1942年由美國藝術家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所創作。此後數十年間,香港的霓虹招牌如「森美餐廳招牌」照亮夜空,亦伴隨著當代性的定義擴闊被納入博物館藏。也許是我們時代的一種依戀,又或是一盞明燈,某種美學在夜幕籠罩下自會現身。同樣地,《熾夜》是一個微觀、大膽而有趣的展覽,戲玩各種主體的關聯性還有藝術家在創作中對光線的使用。

 

鄧廣燊是夜色中的流浪者,遊走於城市中,利用最廣泛的物件組裝他的藝術人偶。作為展覽框架,用繪畫做成的拼貼將都市樹木和衣物交織在一起。鄧氏特意捕捉中距離下的植物節錄,創造出既非風景,亦非靜物畫的獨特視角。藉由樹幹比喻般代表人體,它與延伸的「手」亦即手套畫作相連,偶爾以影子戲繪成。創造人偶的行徑代表藝術家的幻想,他試圖將新生命,並非賜予物件,而是賦予對藝術本身的呈現。

 

呼應著繪畫拼貼,同時以人身姿態出現的是一系列具像畫。藝術家把人們暴露於強烈閃光,並把他們隱身於帶植物圖案的織物下。意象雖然充滿玩味,鄧氏透過把身軀隱藏於偽裝下,以銳利目光投向自然世界的元素如何被簡化成消費品,且輕易溜進日常生活中,是城市人對自然下意識的無窮追求。

 

鄧氏常在夜間使用閃光燈攝影作為創作過程一部分。對他而言,把街上隨處可見的尋常物件如樹木和小動物暴露在光線下,是把主體從黑暗分離開來的方法。閃光只需一瞬,但在畫布上重現這些主題則是漫長的過程。這樣有助鄧氏回歸內心對話,有關凝視夜色,這是直覺的,以及他創造出平衡景象的慾望,則需花費多周完成。

 

鄧廣燊年少曾被某風水師告知,假定他的命運有可能短促,因為命中缺乏火的元素。幸好他的名字中有「燊」,象形地以樹頂上三道火構成。或許正好解釋了為何展覽中所有樹木似乎都被一種熾夜所照亮。

 

林志恒
策展人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