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亞藝博 2022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2022年10月4日 - 10月8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展位C2

[20229月,香港]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1048參加 藝博 (Fine Art Asia),畫廊展區 (展位 #C2) 展出的藝術家包括 張子軒、江玉儀、鄺萬春、梁寶瀛、吳松、黃詩慧和阮家儀。部分藝術家將會親臨展會現場。

 

關於藝術家

張子軒,1987年生於香港。他於2010年畢業並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的綜合商科學士學位(副修美術),並在2014年於台灣大學獲得美術碩士學位。張氏曾於2018年參與由Listhus SES在冰島組織的駐場藝術家計劃,亦曾於香港、台灣和冰島舉辦個人展覽合群展。當中包括 「窩囊地栽種」(李安姿當代空間,香港,2022)、「那個我仍依稀記起的花園」(UNSCHEDULED,李安姿當代空間,香港,2021)、 Ólafsfjörður: Phase 2 (Sansiao Gallery, 香港  ,2019)、 Stundum (Listhus Artspace, Ólafsfjörður, 冰島,2018 )、 「遊園誌」(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香港,2017)、「與社會交往的藝術-香港臺灣國際交流展」 (駁二藝術特區,臺灣 ,2015)等。張氏早前於李安姿當代空間舉行個人展覽 - 窩囊地栽種。 

 

江玉儀1992年出生於廣州,2015年畢業於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在拿到學士學位之後,江玉儀持續以藝術創作的形式去探究將中國國畫與西方媒介結合的手法。2018年,她先後到訪中國西寧深造習畫,以及參加日本的藝術家駐場計劃。其後她意識到東方畫運用色彩和處理空間的手法,特別適合自身的性格特質。她的畫作多受日常生活中的紀錄和影像所啟發,並加入感官和記憶,以建構成一個融合回憶和幻想的景觀。透過使用墨水及礦物顏料作為媒介,和參照中國畫中留白的虛實對比,融合樹脂膠,壓克力板等新式媒介,她創造出一種中國畫特有的氣質。她的作品曾在香港、中國、日本等地展出。 

 

鄺萬春1989年出生於中國,2013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鄺氏在中國美學中的「虛靜」等藝術學理研究的過程中,不息地以「視角、境物、鏡像、氣象」為單位,探討如何體現「形之上」的命題。鄺氏曾到北海道和北京參與駐場藝術家計劃。鄺氏曾參與不同的藝術項目,包括 Art is on Cow 藝術行動(FilmAid Asia,香港,2017)、藝術並行(登臺,香港,2015)。他的作品亦於不同藝術機構舉辦的展覽中展出,當中有「自白」(李安姿當代空間,香港,2022)、「藝象萬千- 渝港青年藝術交流展」(重慶美術館,重慶,2020)、F.F. (天神山藝術工作室,札幌,2018)、 The Aerial Actor(Wave Farm,紐約,2018)、6 Hong Kong Artists (Niagara Gallery, 墨爾本,2018)、 Journey (Sagra Gallery,墨爾本,2017)等展覽。鄺氏在2009年亦獲得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入選第二輪篩選。 

 

梁寶瀛1997年出生於香港,於2020年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合辦之藝術文學士學位 。梁氏的創作多專注在畫布上實驗紙張拼貼和圖層的可塑性,透過充滿童趣的異獸及強烈的色彩去表達她的多元幻想空間。

 

吳松于1963年出生於中國海南。藝術家于1992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文學學士學位,畢業後移居香港。吳松于2006年曾為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系課程兼職教授,並于2011年曾為廣州美術學院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吳松的作品曾展於香港、北京、臺北、日本、荷蘭,並收藏於北京中國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深圳美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和荷蘭版畫雙年展。 

 

黃詩慧1990年出生於香港,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藝術學士及碩士學位,主修繪畫。她於2016前往香格里拉進修藝術,並在2018年參與在保加利亞的藝術家駐留計劃。她的作品主要探討記憶與想像之間的關係,創作時,黃氏參照古代的羊皮紙重寫本,於畫中重複繪畫及塗抹,從而透出不同層次的色彩和圖象,帶出記憶流逝及回憶的過程。 黃氏以都市邊緣的環境及所見之物為創作題材,曾參與在香港、意大利、荷蘭、保加利亞舉辦的聯展。如雙人展「回憶邊界」(藝途畫廊,香港,2021)﹨聯展「藝越40年」中大文物館館友會展覽(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香港,2021) ﹨「過去的未來」(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香港,2021)﹨「香港藝術家聯展:光輝」(香港唐人藝術基金會,香港,2021)﹨「HKFOREWORD20」(10號贊善里畫廊,香港,2020) ﹨「Make _art Not War [T/F]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碩士畢業生作品展」(奧沙,香港,2020)﹨「World of Co. open studio day」 聯展(Място167, 保加利亞,2018)﹨「Elements -From Space to Space」(Palazzo Ca’Zanardi,意大利,2017)﹨「Amsterdam Art Exhibition of CUHKAAFAA 2015」(Dokzaal,荷蘭,2015)。

 

阮家儀對本土的所有人與事都充滿著濃厚的興趣,她把搜集回來的懷舊塑膠玩意、文具和具代表性的現成物件,如塑膠直尺、模版、髮捲、玩具士兵、橡皮鴨、扭蛋玩具、兒童茶具和塑膠花珠等,製作出有趣的立體雕塑,並加上燈光投影而令香港的美麗城市天際線活現眼前。 阮家儀,1991年出生於香港, 2014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並於2016年和2019年分別參與北京藝術家駐留和香港Hart Haus藝術家駐留計劃。2019年入圍索夫林傑出亞洲藝術獎(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決賽。《時光機蕩失路》是阮家儀的首個重要個人展覽,自2013年起她曾參與過多次藝術展覽,其作品曾於香港、北京、墨爾本等地展出。作品亦為多個香港、內地及海外公共和私人機構收藏。